搜索

首页专业概况

卓越小学教师“行知”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情意坚定,专业基础扎实,素质结构全面,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具有超强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胜任并主动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胜任小学全科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小学教师。

(二)核心品质目标

1.牢固的职业精神

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特征有清晰的认知,对自身的专业性向有准确的判断,愿意从事并敢于献身小学教育事业,有坚定的职业理想与浓厚的职业情谊,愿意为小学教育事业和自身专业发展进行全身心的努力,乐于为此投入积极的学习、实践与创新。

2.丰厚的人文素养

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开阔的文化视野,具有突出的艺术素养和个性特长,做到文理渗透、中外渗透、古今渗透、博采众长,能将丰富的文化知识浸润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人文内涵与艺术素养融入到行为举止和个人气质中,并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

3.扎实的专业技能

语言表达能力强,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水平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表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制作和运用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4.良好的国际视野

能够熟练进行英语口语交流,能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基本能够阅读外文学术文献,了解国际前沿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信息,并能够将国际前沿的教育改革与实践理念合理运用到专业学习与实践中。

(三)核心能力目标

5.信息技术能力

具备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有突出的现代信息技术意识和能力,习惯主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熟练、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学习、研究,以及课程开发与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敏锐地发现和运用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

6.自主发展能力

充分认识并认同自主发展对于自身成长的关键意义和不可替代性,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形成互联网+环境下突出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能够结合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和自我发展的现实所需,进行多学科、综合性学习,能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学习主题,自主寻找学习内容,能够有效整合理论与实践,能够自主进行专业反思。

7.教育研究能力

充分认识并认同教育研究对于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熟练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熟练运用教育研究的相关工具,通过任务驱动,完成一至两个教育研究项目,至少公开发表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形成乐于研究、能够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8.综合实践能力

充分认识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能够有效整合专业学习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专业技能,综合地、熟练地运用于复杂情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基本具备作为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并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

二、培养措施

(一)学习与培养

1.“双向互动”培养模式。建立成都师范学院、知名小学“双向互动”的协同培养模式。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主要负责师范生的理论提升、技能训练、知识拓展等,知名小学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性的见习与实习,以及实践课程指导。

2.智慧教育培养模式。借助学校智慧教育平台,与学校信息中心深度合作,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与实践,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开展PBL教学、翻转课堂等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3.任务驱动式学习。根据技能训练、能力提升、智慧课堂、综合实践等学习内容的实际需要,为师范生确定不同阶段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其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自主训练、自主学习、自主研究,集中学习时间用于学生的学习反馈与教师的集中指导,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达成素质与能力提升的目的。

4.技能模块式训练。围绕师范生的核心能力形成,设计教育研究、智慧课堂、自主阅读、三字一话四个专题训练模块,开展常态化、轮番式的集中学习、训练和反馈。

5.情境综合性实践。通过寒暑假开设小学期的形式,进行集中的实践研讨性学习;通过智慧教育联盟直播课堂开展视频互动式学习;每周一天进校实践,带着实践学习和教育研究的任务参与到情境式的综合实践过程中,实现校内学习内容的实践整合与运用。通过综合性实践,避免教师专业能力的割裂式培养,用融合的方式,全面、整体提升卓越教师的学科知识基础、专业技能、资源开发与运用能力、课程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6.导师制与陪伴制。设立卓越班班主任,设立卓越师范生成长导师,负责卓越班的课程与教学指导工作。为每位培养对象确定一名优秀的一线教师作为实践导师,对其教育见习和其他实践课程进行指导。建立学长陪伴制,通过老带新的方式,由学长陪伴并督促卓越班学员的常规训练与自主学习活动。

(二)考核与评价

1.采用积分式评价。对卓越班学习期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积分,学习过程积分主要针对卓越班常规学习与训练过程的参与情况,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积分主要针对每学期设定的具体的学习任务,按项给分。

2.学员动态管理。每学期对两项积分进行汇总,根据当学期的具体情况确定合格标准,未达到合格线者将被淘汰出卓越班。同时,可对有意进入卓越班学习的成员进行递补。

3.专业成绩评定。进入卓越班后,每学期专业成绩应排名全年级前60%,否则将淘汰出卓越班。

4.绩优奖励。根据卓越班学员的成绩评定情况,对每学期卓越班绩优学员评定为优秀学员,并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

三、培养原则

(一)专业学习与“卓越班”学习相结合。学生在参加“卓越班”学习的同时,仍在原专业班级参加专业学习。在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外,增加“卓越班”学习的课程,并突出“卓越班”课程的能力取向。

(二)集中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围绕卓越师范生培养的核心能力,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训练为主,教师集中指导时间主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反馈、监督和指导,并布置相应的自主学习任务。除集中指导外,教师的指导应体现常态化、过程化、个性化。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参与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定期观摩网络视频互动课。

(三)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以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为主,通过常态化的专业技能训练夯实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完成专业实践的知识储备。校外实践则是对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通过校外综合实践检验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水平,倒逼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四)规定课程与拓展学习相结合。除课程方案规定的学习与实践外,结合教育学院学术交流、教师培训等项目,进行卓越教师综合素养拓展性、自选式学习。

四、培养时间

小学卓越教师“行知”实验班(以下简称“卓越班”或“行知班”)培养时间为2-8学期,共3.5年。

具体时间安排:

1.第2-6学期,每学期每周固定周三下午为集中课程学习时间。早自习、晚自习为学生自主训练和自主学习时间。每周一天参加学校实践活动。

2.第7学期,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国际或国内教育实习。

3.第8学期,每周固定两天综合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

4.每学年暑假设立2周、寒假设立7天的“小学期”。

五、学员遴选办法

1.发布信息,自愿报名

卓越人才培养对象每年选拔一次,每次20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大一第二学期结束前,对学生开展小学卓越教师“行知实验班”培养计划的宣讲与咨询。大一学年综合成绩排名前60%,对从事小学教育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请,通过一定方式选拔确定卓越教师培养对象。

2.公开选拔,择优录取

卓越教师“行知”班学员选拔工作,由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学院成立卓越教师“行知”班学员选拔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选拔程序,组织学生自愿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通过以下程序进行遴选:第一,撰写一份能够体现自身职业认知,包含个人学习与发展规划内容的推荐信;第二,参加专业潜力面试;第三,参加心理素质评定。对以上三项进行考核评定,综合评定结论确定入选名单。

3.严格考核,协调进退

卓越人才培养对象按照每学期一次考核,逐步建立科学严格的考核机制、进退有序的滚动发展机制,允许培养对象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学业安排选择退出,对在培期间,不努力、目标不明、成绩不达标或没有培养前途的培养对象进行劝退工作,同时遴选新的学生进入培养对象名录。

六、课程模块

(一)教育研究(叶红英)

在大三上学期和大三下学期,在老师带领下完成至少一个研究课题,通过完成研究项目,学习研究方法,形成学术成果。从大二上学期到大三下学期,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活动,主要对教育统计与测量、实证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进行集中学习,对研究过程进行集中反馈和指导。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至少公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二)专业阅读(徐猛)

围绕一定的主题和目标,每学期至少完成8本专业书籍的阅读任务,撰写读书笔记,进行读书分享。从大二上学期到大三下学期,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活动,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任务安排、读书分享、问题交流等。

(三)智慧课堂(邓兵)

根据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培养为主要目的,对学生进行以智慧课堂实践为核心的学习。教师为学员安排自主学习的任务,从大二上期到大三下期,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活动,主要进行智慧课堂学习的集中指导,问题解决和任务布置。

(四)三笔字(刘李文)

大二上学期、大三上学期,每月一次三笔字集中学习和指导,教师为学生布置自主训练任务,纠正学生自主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基本方法指导。平时晚自习时间,每天应自主进行至少20分钟的三笔字训练。

(五)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何旭)

大二下学期、大三下学期,每月一次普通话和教师口语集中学习和指导,教师为学生布置自主训练任务,纠正学生自主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基本方法指导。平时早自习时间,每天应自主进行至少10分钟的普通话和口语训练。

(六)国际交流(徐鹏鹏)

大二上学期、大二下学期,进行专业英语阅读与口语强化训练,每周一次集中学习与教师指导,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每天早自习、晚自习,应安排英语阅读与口语练习时间。大四上学期,参加国际教育实习活动。同时,组织参加学院安排的国际交流活动。

(七)课例研学(谢丽莎)

寒暑假小学期,主要在一线学科名师的带领下进行课例研学。以单元、主题、知识等为基本线索,整合相关课例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对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进行整合式研学,通过课例研学形成师范生基于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达到学生能够自己研究,举一反三的效果。并为教育见习和实习打下基础。

(八)艺术实践(徐鹏鹏)

利用大四下学期一学期的时间,每周两个半天的音乐课程学习和每周两个半天的美术课程学习。同时,利用戏剧课程对师范生语言、文字、肢体、音乐、美术等全方位培养的作用,开展每周半天的戏剧课程学习与排演,在大四毕业之际,完成“行知”班毕业大戏演出。

(九)综合人文素养(姚翠薇)

在小学期和平时,根据需要邀请专家进行综合人文素养讲座,丰厚文化积淀,拓宽发展视野。同时,根据每学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院教师培训、教育研究等项目,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十)常规见习(姚翠薇)

将常规见习与教育研究、课例研学结合起来,在常规见习的过程中,开展研究活动,收集研究素材与数据,实践研究假设和成果;将课例研学的内容在常规见习过程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收集并强化课例研学。每学期应完成两个课例的实践研学任务,完成4篇高质量的课例观察与分析报告。

(十一)综合实习(姚翠薇)

大四上学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教育综合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论文。

(十二)主题活动与学术交流(牟海芳)

在学习期间,开展诵读比赛、歌咏比赛、设计比赛、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经典影视作品欣赏、应用文写作等主题学习与实践活动。

时间

学习内容

备注

大二上期

专业阅读、智慧课堂、三笔字、国际交流

每月一次集中指导

常规见习

每月一天

寒假小学期

综合人文素养

专题讲座

大二下期

专业阅读、智慧课堂、普通话、国际交流

每月一次集中指导

常规见习

每月一天

暑假小学期

课例研学

大三上期

教育研究、专业阅读、智慧课堂、三笔字

每月一次集中指导

常规见习

每月两天

寒假小学期

课例研学

大三下期

教育研究、专业阅读、智慧课堂、普通话

每月一次集中指导

常规见习

每周一天

暑假小学期

课例研学、研学旅行

大四上期

综合实习

寒假小学期

课例研学

大四下期

艺术实践

七、保障措施

(一)教师配备

以专业团队为基础,学院选派优秀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导师或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卓越人才培养指导工作,优先聘任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学习的指导教师。实践类课程应由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教育研究课程应由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承担。

(二)技术保障

与成都师范学院信息中心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全省唯一的智慧教学示范区,开展“智慧教育”学习、研究与实践;利用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学生学习过程记录与基于大数据的学生评价。

(三)硬件保障

学院设立“行知”实验班综合教室,为卓越师范生培养提供全套课程资源与学习设备。在实验室、教室等方面优先考虑满足被遴选为卓越人才培养对象的学生。

(四)学术平台

推荐卓越人才培养对象进入国家级、省厅级科研项目主持人学术团队,进行科研训练,支持他们开展创新性学习与研究。

(五)经费保障

学院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经费使用须有预算、开支明细与决算。